一、学院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于2025年3月,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践行“需求导向、产教融合、工学交替、追求卓越”的培养理念,聚焦“高端电子制造”和“绿色材料化工”,围绕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四个专业学位博士点,以特定领域校企导师团队和产学研项目为牵引,与地方政府、头部企业、科研院所联动,开展有组织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构建企业出题、校企共答、产业阅卷的协同育人机制,打造未来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特区”。
二、专项介绍
卓越工程师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
广东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专项(简称“专项”)围绕国家急需的“卡脖子”关键技术和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沿海经济带产业急需,对接产业、企业实际需求,坚持联合培养、一线实践、项目依托、成果导向,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三、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愿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2.工程报国情怀或工程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毕业后有意愿到有关行业、企业就业。
3.为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的2026年全国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4.品学兼优,诚实守信,不存在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等有违学术道德、专业伦理等行为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或受处罚记录。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招生专业

五、培养模式
1.工程硕士专项学制3年,采取课程学习、入企实践、毕业设计或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培养环节按照“1+2”方式安排,1年左右在学校完成课程学习,2年左右在企业完成专业实践、毕业设计或学位论文工作。
2.依托联合培养单位科研课题开展“项目制”人才培养,由校内导师、企业专家组成校企导师组共同指导专项研究生,校内导师侧重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学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校外导师主要负责案例教学、行业前沿、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指导。实行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突出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能力。
六、申请与招收程序
1.申请免试攻读我校2026年研究生均需在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含直博生)预推免报名系统(网址:https://ehall.gdut.edu.cn/gsapp/sys/yjsbmxsd/entrance.do)进行网上报名(含本校推免生)(具体操作指引请见附件)。申请人填写《广东工业大学2026年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申请表》(见附件),纸质版于复试时提交。
2.申请人通过预报名系统提交电子申请资料,包括学生证、身份证(正反面)、本科学习成绩单、英语等级证明(四六级或者托福雅思)、其他学术论文或获奖证书的扫描件等材料。每个电子版文件采用pdf文件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2M为宜。
3.我校将于9月中下旬起陆续开始复试资格审核,初审通过后,学院将联系考生通知具体复试时间及安排。请意向申请考生务必在9月18日前在我校预报名系统完成报名工作。
4.收到我院复试通知的申请人根据复试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并按时参加复试。
5.通过我院复试并拟接收为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考生,必须于9月22日在教育部“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我校。我院将在系统功能开通后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及“待录取通知”;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在“推免服务系统”接受“复试通知”及“待录取通知”。
6.请考生在接到待录取通知的24小时内系统确认录取,否则视为放弃。
七、其他说明
1.专项研究生学籍纳入卓越工程师学院,学费与奖助学金按照教育部和广东工业大学相关规定执行。
2.报考本院考生,需在推免系统中选择卓越工程师学院下设各专业,最终录取专业以教育部“全国推免服务系统”中录取确认为准。
3.申请人应保证填报信息、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提供虚假报考信息或不符合申请条件的考生,一经查实,即取消复试考核资格、录取资格或入学资格等。
4.未尽事宜均以国家和广东工业大学相关文件为准。
5.联系方式:王老师、曾老师,020-39322917。